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成立于1973年10月,是国家电网公司32家重点供电企业之一,承担着银川市160多万电力客户的供电服务任务,供电营业区面积9170平方公里,在册职工1349人。2018年实现售电量112.98亿千瓦时,营业收入49.41亿元。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和服务职工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工资和福利基本保持与利润、劳动生产率同步提升,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和谐稳定环境。公司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宁夏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银川市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等荣誉,培育全国、自治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各1名。
一、 保障职工切身利益,增强认同感
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依法保障职工劳动和经济权益。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的基本职责,把各级工会真正建成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依法执行福利保障体系。以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强化职工工作现场劳动保护,形成内部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按时足额支付职工薪酬,及时为职工缴纳“五险二金一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年金、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做好职工疗休养工作,提高职工疗养频次,截止目前职工带薪疗养人数达50%。
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坚持战略引领、绩效导向、效率公平、激励约束原则,全面实施职工薪酬与岗位价值、绩效贡献和能力素质紧密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并结合企业经营质效,持续优化薪酬分配制度,深化考核结果应用,配套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体现职工“收入是干出来的”。
加强安全劳动保护。为职工选配好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解决偶发性、零时性工作中高频次使用造成的劳动保护用品在规定使用期内损坏问题。深入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把职业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保障职工人身安全。
二、提升职工主体地位,增强责任感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实现公司的奋斗目标,开创美好未来,归根到底要靠职工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激励广大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三型两网”建设主战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
深入推进职代会建设。加强公司两级职代会(职工大会)上下联动,层层落实职权和责任,确保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和重要制度,必须提交职代会或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审议通过。开展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以闭环管理为抓手,规范民主管理工作流程,让职代会真正成为行使职工民主权利、表达职工意志、体现职工利益的大会。
持续深化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完善基层单位、班组合理化建议两级管理模式,优化征集、采纳、实施、推广、表彰工作流程。组织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等合理化集中征集活动,并进行评选表彰。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确保“听民声、聚民智、惠民生”的渠道畅通。
充分增强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充分发挥总经理联络员作用,拓展建言献策的途径,让职工声音第一时间无障碍传达到公司决策层。扎实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广泛听取职工的建议和呼声,精准聚焦困难、扎实调研问题。切实深化厂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基层单位班组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格式以及管理监督等,为班组制定班组文化上墙展示,全方位、全过程保障职工对企业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助推职工成长成才,增强获得感
充分利用好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和网络大学等载体和平台,全面提升职工岗位技能和业务能力,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专家人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对标先进、见贤思齐,鼓励职工拿出奋力拼搏的干劲、奋勇当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钻劲,以卓越的创新创造争做“三型两网”建设的排头兵,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落实职工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坚持把职工培训和劳动竞赛作为提升职工专业技术水平和激发职工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近五年来,公司职工共参加各类培训班857期(25416人次),其中公司组织培训班339期(21996人次),组织参加上级单位培训班518期(4567人次),五年累计投入培训经费833,89万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各类劳动竞赛10余次。
落实职工技术创新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专利的奖励标准和对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建设的经费支持,获国家发明专利奖励4000元,实用新型专利奖励3000元,对参加国网公司及电力行协组织的QC成果发布并取得成绩的QC小组,给予绩效加分奖励。
落实职工劳模工匠激励机制。围绕公司中心工作,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积极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充分应用“生命体班组、班组微讲堂”等载体,促进职工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职工不断建功立业。
四、维系职工真情实感,增强归属感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一切围着职工需求想,一切围着职工需求转,一切围着职工需求干,为公司创新发展凝聚智慧,汇集力量。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更好地促进职工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坚持职工困难无小事,树立“职工有所呼、企业有所应,职工有所求、企业有所助”的理念,下发公司38条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美好生活需要的实施方案,努力解决职工实际困难,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安全可靠,有力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
广泛听取职工诉求。发挥网络全覆盖优势,拓宽职工诉求反映渠道,围绕职工关心的重点问题等专题收集意见建议,成立职工诉求服务网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借鉴兄弟单位经验,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热线,缓解职工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
大力推进职工关爱工程。根据公司重点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及时组织慰问大型工作现场、法定节日值班人员,分别安排经费开展“两节”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搭建女职工关爱平台,引导女职工岗位成才,强化女职工权益保障,积极为公司女职工购买团体安康保险。加大班组减负力度,重点解决检查评比多、文件会议多的负担,保证班组集中主要精力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促进基层减负增效。开展困难职工入户摸底调查,建立精准动态档案,做好困难职工的精准帮扶和慰问工作。开展日常送帮助活动,在会员生日、结婚生育、生病住院、去世、退休离岗以及会员直系亲属去世时,给予慰问。
五、服务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幸福感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主动服务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企业温暖可信、安全可靠,有力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形成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坚决维护党的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公司各项事业破浪前行的坚强保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扎实推进“旗帜领航·文化登高”行动计划,培育建成“职工书吧”、“山水魂·贺电心”、“老槐参天·根植平安”和“鸣翠e家·点靓湖镇”等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把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新时代服务职工的重要载体,大力繁荣职工文艺创作和职工文化生活,编印“劳动、创造、梦想”职工摄影书刊。扎实开展“一流班组”建设,坚持突出业绩,坚持注重实效,坚持创效创优,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公司全部68个班组全部建成一流班组。
大力繁荣职工文娱生活。进一步推进“职工书屋”的创建,在已建成县公司“职工书屋”基础上推进班组实体书屋建设达60%。广泛开展职工文化工作室创建,下设摄影、文学、书法、美术等工作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持续开展环湖健步走、职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适合职工特点、利于职工参与、符合职工需求、丰富多彩的多层面公司文体活动。组织职工文艺创作座谈会,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在供电所建成拥有“小公寓、小食堂、小浴室、小书屋、小菜园”的“五小”供电所,妥善解决供电所职工住宿难、洗澡难、就餐难等基本保障问题。
长期以来,公司改革发展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实现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秉承民主、和谐、开放、包容的姿态依靠职工办企业,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美好生活需要,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凝聚起职工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才能把国家电网打造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才能为奋力开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新局面做出应有贡献。 |